探寻中国、日本、新加坡的装配式建筑发展

来源:
浏览次数: 8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大量的关联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但目前,我国建筑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建造方式较为落后。随着能源紧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装配式建筑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过去中国也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日本和新加坡两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对成熟,将日本和新加坡的技术移植到中国是否具有可行性?虽然同为亚洲国家,但中国、日本和新加坡(以下简称“中日新”)的装配式技术体系及连接节点各不相同。本文从抗震设计、节能保温、施工管理、建筑胶使用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浅谈中日新装配式建筑发展差异。

一、抗震设计

1.地震情况

国家

地震情况

设计方法

中国

少数地区地震频发,一般震级较小

抗震设计

日本

多地震国家,震级较大

隔震、减震设计

新加坡

地震很少发生

基本不考虑地震作用

2.立面影响由于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不同,使得中日新三国规范对建筑规则性要求不同,建筑立面风格差异也较大。

中国建筑立面多样

日本建筑立面规则

新加坡不规则建筑

3.结构体系在中日新三国装配式建筑中,中国和新加坡装配式剪力墙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在住宅中;日本装配式框架、装配式剪力墙均有应用,公建和住宅都有采用。

4.钢筋连接形式中日新三国装配式建筑中,均有剪力墙住宅,预制竖向构件连接,虽然均采用套筒灌浆技术,但由于抗震设计方法不同,在装配式住宅实际应用中也有较大差异。

日本装配式剪力墙主要用在低多层建筑中,竖向钢筋普遍采用灌浆套筒连接,连接钢筋直径大、数量少,不易变形,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框架柱的连接钢筋直径大、数量多,框架梁水平钢筋也有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新加坡竖向钢筋也采用灌浆套筒连接,与日本类似,连接钢筋直径大、数量少。中国的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钢筋也采用灌浆套筒,但直径小、数量多,对于生产和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

由于中国的抗震设计和剪力墙住宅的结构形式,装配式“等同现浇”的原则要求节点构造符合现浇混凝土设计规范,导致竖向连接钢筋较多,钢筋容易偏位且对孔难度大,后浇节点部位钢筋绑扎复杂。未来应对现有技术体系及连接节点进行优化,可研究安全度高、现场施工高效的新工艺工法。

装配式建筑连接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直接影响现场施工精度和质量,目前在低多层建筑中已经有项目采用大直径、大间距的连接套筒及其他连接构造,后续在高层建筑中深入研究连接钢筋直径和数量,突破传统现浇混凝土规范的束缚,进而提高现场效率。

 

二、节能保温

新加坡全年高温多雨,建筑节能主要采取隔热的设计方法,建筑设计非常注重外遮阳设计,日本和中国华北地区纬度基本相同,节能设计均要求形成封闭空间,但日本建筑普遍采用内保温设计,而中国大部分建筑采用外保温设计,仅在南方夏热冬暖地区采用内保温设计。

节能保温形式对预制外墙的构件选型影响较大,新加坡地区普遍采用单层预制墙板,遮阳板随预制构件整体预制;日本外围护结构大量采用ALC条板和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采用内保温,并结合SI管线分离技术,大大降低预制构件生产和施工难度;而中国根据南北差异不同,分区域地选用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预制单层墙板、内浇外挂墙板等,外保温给装配式建造带来一定的生产和施工难度,导致了中国比日本新加坡的预制构件更加复杂。

 

三、施工管理

在项目施工管理模式方面,日本和新加坡都是以EPC总承包模式建造,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有利于项目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工作责任和界限更加清晰,能够使设计、施工最大限度发挥价值,进而有效提高项目建造质量,避免出现多单位配合的脱节现象,同时降低项目总体建造成本。同时,日本的施工管理,将人员安排、作业面施工内容、工序交接、机械设备安排等都做到精细化策划,施工效率高、质量优。中国大多数项目仍采用逐层分包的管理模式,有设计、生产、施工脱节现象存在。
    装配式建筑要求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建筑、结构、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管理、市场一体化,中国近年来也提出加大力度推广EPC总承包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尚未完善。未来随着EPC模式的推广,应能降低装配式建造成本、提高建造质量。

 

四、建筑胶使用

日本和新加坡的装配式建筑,广泛地使用建筑密封胶,并将预制构件拼缝外露,定时检修维护,已被百姓接受。中国的装配式建筑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建筑密封胶产品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质量参差不齐,产业工人匮乏,建筑密封胶施工质量不佳,中国老百姓对建筑密封胶的接受度不高。甚至有些项目在建筑密封胶部位采取砂浆封堵的错误做法,后期使用过程中有较多开裂。规范建筑密封胶产品质量,提高施工水平对装配式建筑发展也十分重要。

正是由于建筑密封胶施工质量不可控,中国的很多装配式项目设计时,对建筑密封胶有所顾忌,很多项目前期方案,设计师放弃预制构件拼缝外露,甚至将预制构件之间的接缝打胶后表面再覆盖砂浆,这种错误的设计方式,后期存在开裂风险。一方面设计人员要重视装配式项目预制构件间的拼缝设计,另一方面项目要严格控制密封胶产品质量和现场施工质量,从而使预制构件拼缝外露也能实现完美的实施效果。

 

五、国家政策

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起初也是政府主导,在经济、技术、协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首先在集合住宅低矮房子中推广预制剪力墙,由于人工成本逐步增加,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逐步将预制构件应用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降低整体建造成本。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导向主要为了限制外国劳工数量,新加坡的组屋为政府投资,全部要求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加坡组屋已经形成高度标准化的套型、户型及施工工法。
    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几经波折,2016年国务院再次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容积率奖励、提前预售、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近两年装配式建筑发展规模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也遇到了成本增量高、施工工期无优势、建造质量有待提升、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政策推动不应是装配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装配式能够发展的核心,国家政策、企业研究也都应该以“两提两减”为目的,才能使中国的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设计生产施工企业应加大研究投入,创新实践,突破现浇理论,从各方面提高装配式建造质量。

 

  语

虽然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有很多成熟的装配式发展技术,近几年中国也有引进日本装配式框架体系和德国双面叠合剪力墙体系的项目案例,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照搬国外技术体系在中国不一定适用。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学习其先进的发展理念和配套保障制度,结合中国设计习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747
    一、因施工原因造成的问题部门、专业间配合类(4大问题)存在问题1:女儿墙、沉厕管井侧墙、屋面天窗壁等,大多是在钢筋混凝土板上为砌筑的砖或砌块墙体,砌体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界面处易形成裂缝,造成漏水。解决措施:所有建筑要求做泛水处,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泛水,泛水高度如建筑无特定要求的,按200高。存在问题2:梁与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施工不便。 解决措施:同时浇筑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一致。存在问题3:地下室后浇带要在至少60天后方可浇筑,但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及基坑回填工程却需要先行施工,如何处理。 解决措施: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在外侧设一通高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该板置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内侧,建筑设计需考虑该处的防水做法,结构设计需考虑该板在后浇带尚未浇筑前用于拦挡回填土。存在问题4:有些墙垛的尺寸太小,不便于砌筑且质量不宜保证。 解决措施:与混凝土墙、柱相连的墙垛尺寸≤120×120或某一边长小于120时,采用现浇混凝土墙垛。解决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类(6大问题)存在问题1:屋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解决措施:屋面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尽可能≤C25级。存在问题2: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 解决措施:施工周期较长的大体积混凝土(如地下室底板、外墙等),设计时宜考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可采用不少于6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存在问题3:地下室底板及侧墙后浇带新旧混凝土界面处易产生裂缝,经常出现渗漏。 解决措施:后浇带接缝处应做成企口;主筋在后浇带处按断开处理;采用膨胀止水带。 存在问题4:现浇混凝土板内预埋PVC电管时,混凝土板经常沿管线出现裂缝。 解决措施:钢筋混凝土板中预埋PVC等非金属管时,沿管线贴板底(板底主筋外侧)放置300宽φ1.0×10×10钢丝网片...
  • 点击次数: 974
    “沙”与“砂”的区别....??? 一、“沙”是形容比较细粒径的砂,多用于书面及文学中。而“砂”是指粒径较大一点的砂,多用于较严谨的科研中。如:“沙滩”、“沙漠”、“沙漏”、“飞沙走石”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拌和用“砂”(不管多大粒径的)。 二、沙和砂在意义上有相近之处,都是指具有颗粒状态的石粒以及形状类似这样石粒的其他物质。但是沙与砂还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沙是指自然形成的石粒,比如河沙、沙滩。砂是指矿石粉碎形成的石粒。 区别如下: 1、从汉语角度看:“沙”意指“水中散石颗粒”。一般从水中获得的细微颗粒状散石或与水有关的,均用“沙”表示,如“泥沙”“沙滩”“沙泉”等,但“沙漠”却不同。“砂”意指“石之细碎者”,泛指细碎如砂的物质。 2、从字面上讲两者不同,一个和水有关一个和石有关。 3、砂可以是人工机械加工而成,而沙不可以。 在英文中都书写为sand,无区别。“沙”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沙漠、沙滩、沙尘暴等等,而“砂”字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少,有时候我们会在某篇文章、文献、朋友圈中看到有“河砂”的写法,是错别字?还是另有门道?那么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沙”:通常是指非常细碎的石粒,与自然、天气、气象有关。例如:风沙、沙尘暴、沙漠、沙滩等等,“沙”因为非常细碎才能够被大风吹起。与声音有关或声音不洪亮,用“沙”,沙哑、沙喉咙、沙沙声、沙沙响等。“砂”:通常是指石之细碎者,通常是一种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称为细集料,按直径不同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与工程、矿物、制造有关时,用“砂”。例如:水泥砂浆、金刚砂、朱砂、砂纸、砂轮、河砂、山砂、海砂。泛指细碎如砂的物质,例如砂糖、砂锅等。有时候在日常运用中两字有互用的情况,例如:河沙(河砂)、采砂船(采沙船)、沙粒(砂粒)等等;而在有些情况下...
  • 点击次数: 739
    概述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商住楼工程工程规模:本工程为六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8000平方米。建设等级:抗震七度设防,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二、监理机构及监理业务范围1. 监理机构组成项目监理工程师均为从事多年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多年基建项目管理经验管理者,从事监理工作多年。2. 监理业务范围通过目标规划、动态控制、组织协调、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监理工作,确保实现白花镇曼乡名苑商住楼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及安全方面的预期目标。3. 监理工作依据(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2) 依据项目的设计图纸、文件等技术资料;(3) 依据监理合同文件、施工合同文件、业主批准的监理规划及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文件。   投资、工期及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效果一、投资控制措施及效果1. 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项目的投资控制是一项主要任务,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费用是评价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投资,监理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① 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纸概预算进行详细审查;② 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时,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重点审查,寻找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力求将施工费用降到最低;同时对不合理的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予以取缔。③ 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计量,按施工合同约定审核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款支付申请,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款支付证书后,报建设单位。2. 控制投资的主要方法① 认真组织好图纸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把住设计标准关;对于超出初步设计规定范围的项目,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明确...
  • 点击次数: 625
    外窗渗水是建筑工程常见的施工通病之一,后期维修难度大。为防止外窗渗水通病发生,本工程通过五项对策的实施,取得较好效果,分享给大家参考借鉴。 一窗洞构造窗洞企口应外大内小,使窗洞下部内侧高于外侧,防止雨水倒灌。土建应与门窗图纸对照后确定窗洞尺寸,洞口一般比窗框大2-3cm左右为宜,使用木模板时,可在窗台部位的模板下压入1-2cm厚木条。为减少模板弹性变形影响,窗洞在深化时可增大4-10mm。外窗台向外放坡可使雨水排出,防止积水,坡度不小于5%。压顶可以在制作时做出坡度,也可以通过后期抹灰找坡,抹灰找坡应考虑经过放坡后抹灰面与窗框交界面是否低于室内窗台,是否高于排水孔。压顶与过梁尺寸需根据洞口大小、墙体厚度、抗震烈度等因素确定。 二滴水线和鹰嘴鹰嘴和滴水线能有效防止雨水倒流,减少窗户渗水风险,飘板、窗楣、防雨棚均需设置。滴水线宽度不小于15mm,深度不小于10mm,应在距墙2-3cm处断开。贴面砖滴水线施工时需注意,立面砖要压在底面砖的外侧,立面砖底部可稍低于底面砖。防雨棚、飘板、空调机板上部需做结构放坡,坡度不小于5%;滴水线应沿外边缘三面布置,滴水线应贯通连续,中间不可断开。 三外窗填缝外窗填缝应连续饱满,一次成型,不得中断或不均;缝隙大于5c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充。溢出的应在发泡剂固化前塞入缝内,凹入缝隙5-8mm,严禁固化后用刀切割。JS防水剂不少于两遍,厚度不小于2mm,从转角外扩宽度不小于50mm。硅酮耐候密封胶应均匀打满,打密封胶前基层处理干净,打胶必须连续严密。打胶时,上口左右留置5mm,下口外边5mm,里面8mm。 四排水孔外窗未设置排水孔或排水孔位置过高,会导致下雨窗内侧溢水或凹槽内积水,因此外窗排水孔高度应与窗套凹槽底面一致,以确保雨水顺利排出。 五外墙处理外墙装饰面不得存在空鼓、脱落、开裂。外墙砖防止接缝...
Copyright ©2005 - 2018 上海八旗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 客户名称 客户名称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036-998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